本文目录一览:
-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赵国情况危急到什么程度?
- 2、赵武灵王赵雍有哪些战绩?
- 3、王者荣耀赵子龙怎么玩
- 4、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成功灭秦?
- 5、赵武灵王
- 6、赵武灵王见秦皇 有这事吗? 发生过什么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赵国情况危急到什么程度?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赵国可是危机重重,当赵武灵王父亲赵肃去世的时候,秦,楚,齐国,魏,燕,五国各派了一万士兵来参加赵武灵王父亲赵肃的葬礼,名义上为参加胜利,实际上则是为了攻打赵国做准备,当时年幼赵武灵王面对着五国的围攻,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年纪尚小的赵武灵王就在这种前有狼后有虎的环境中做上了王位,赵武灵王好不容易熬到父亲的葬礼结束,五国军队退去,这才度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道难关。但在赵武灵王父亲的葬礼结束后不久,燕国开始向赵国发难。
燕国选择侵犯最北部的城池作为攻打的第一步,燕国是在试探的赵武灵王是否能够驾驭赵国,让燕国人没有料到的是,赵武灵御驾亲征并不害怕燕国的攻击,而是整装待发打了个燕国措手不及,在经过了几次的战役后,燕军知难而退。这一次的战役让燕国心生恐惧,之后赵武灵王和燕国的队里都是以胜利告终。
赵国在赵武灵王的领导下,解除了国家的危机,成为了一代英主,并且发明了胡服骑士,当他的战士在打仗时能轻装上阵,大大提升了赵国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而赵国的骑兵也是历史上第一只组建大规模的骑兵,使赵国的疆土不断的扩大,都能和秦国不相上下。赵武灵王的英勇让其他五国也不敢在挑衅他们,不敢再发起战争。
赵武灵王赵雍有哪些战绩?
赵雍不仅是一个军事方面的天才,而且也是一个政治方面的领袖,相比较政治而言,赵武灵王更热衷于军事,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国君。这种错位导致他在军事领域贡献巨大,但在政治领域却很普通。所以,重点谈谈赵雍的军事战绩:
第一,赵武灵王赵雍有这种天生的对军事的“偏执”,导致赵武灵王可以义无反顾地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这项改革更加聚焦于军事领域方面,让骑兵这一兵种真正意义上的走上了历史舞台,骑兵成为车兵、步兵、水兵之外的全新兵种。
第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赵国逐渐崛起,是战国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军事史上真正的奇迹,也是赵国在战国时期的魏国、楚国、齐国之后,成为秦国真正对手的原因;
第三,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禅位,而是部分“让国”,让位于太子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赵武灵王掌握了赵国外部的军事征伐等权力。他从内部繁重的政务中摆脱开来,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外部军事扩张上。之后赵武灵王只用在前线专心指挥打仗,整个国家在后方全力支持他就行了。
第四,赵武灵王开始了军事扩张,首先他攻灭中山国,消除这个长久盘踞在赵国腹心、割裂赵国南北的心腹大患。公元前296年,赵国在经过长达十余年的努力之后,终于灭掉了中山国,实现了赵国在整个战国时代的最大军事成就。
第五,赵武灵王计划从函谷关乃至河东地区向西进攻秦国,从赵国和秦国的北方交界处,即云中等地突袭进入秦国境内,赵军实施“战略大迂回”,通过充分发挥赵国胡服骑射之后的骑兵的远程奔袭的优势,一战而拿下咸阳,之后赵武灵王还专程去秦都咸阳进行了调研,对胜利的可行性分析进行了研究论证。
总而言之,赵武灵王的军事成就还有很多,他是改革变法的历史先驱。历史地位也非常高,比如梁启超甚至称他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
王者荣耀赵子龙怎么玩
王者荣耀赵子龙怎么玩 赵子龙技能详解,想知道王者荣耀赵子龙怎么玩 赵子龙技能详解的更多攻略及相关信息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想要了解的玩家过来强势围观吧!
王者荣耀赵子龙怎么玩?赵子龙厉害吗?接下来就和小编陌离儿一起来看看王者荣耀赵子龙技能详解吧。
【技能】
技能加点推荐主点1技能,副点2技能,有大点大。
【装备】
这里推荐3套装备:
装备方案1:战士装备,建议配合召唤师技能为斩灭或净化,前期主输出,中后期主要作用为切敌方后排,打断其输出能力,因此自身防御一定要站得住;
装备方案2:打野装备,此套装备以打野刀为首件,配合惩击,能够在加快发育的前提下,加强其一定控制能力,其缺点就是输出能力较低;
装备方案3:坦克装备,几乎无输出加成,要求队友比较给力,看形势懂配合,否则以赵云的强机动性,很容易一去不复返的……
前期:根据阵容选择打野或战士装备,出门上野区收野。如果开黑,可以选择蹲守敌方野区外草丛开团,不是开黑建议开局就别这么浪。如果打野只有赵云一个,那自家野区收完后协助队友在线上团一波,形势不好及时撤退。第一波暴君出来后,如果带的是打野装备,建议让队友掩护一下把暴君拿了,信号一定要发,否则容易被敌方抓单。
中后期:游走清野并带线,团战时不要开团就上,建议通过草丛或野区,走到敌方的中、后部,优先击杀脆皮英雄。推荐连招为:3技能大招切入,接2技能伤害并依靠技能效果为自己回血,根据形势1技能追击或逃跑。
赵云大帅哥,能打能抗能切后排,只要6块钱,即充即有,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游戏里面体验一下吧~
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成功灭秦?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不过是一个二等国家。孔子甚至都没有去秦国传道的打算,可见当时中原视秦国如夷狄,无足轻重。但是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富国强兵,实行农战,国力迅速增强。经过多年征伐,到战国末年,秦国已经成为七国中最强大,最具侵略性的国家。尤其是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大战略方针以后,秦国的对外战争显得更加有针对性,对六国来说,也更加危险。 此时,赵国的崛起,成为秦国扩张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赵武灵王在位时,更是启动了雄心勃勃的灭秦计划,对秦国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代君主,也是赵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此人雄才大略,他意识到六国诸侯争霸形势极为复杂,短期内难分胜负,所以一改前代君王逐鹿中原的战略,决定向北发展,攻略胡地,既扩张赵国的势力范围,又可以绕过函谷关,从北面直接威胁秦国腹地。基于这种战略目标,赵武灵王遂于公元前307年开始“胡服骑射”,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
赵国在军事上使用骑兵、采用适应骑射的胡服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那时只是士兵们一种自发的行为。这不是某个人的创造,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很自然地采用了更容易获胜的战争手段而已。可以说,游牧民族在与中原接触后不久,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骑兵,只是在数量、质量、战术使用上都很原始,起不了左右战争胜负的主要作用。骑兵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兵种,进而成为一个主要兵种,经过很长的时间。赵武灵王采取胡人模式,编成了一支强大的国家骑兵部队,使其成为赵国军事组织中的一个强大的新兵种。这在中原军队中尚属首创。这支劲旅再找过的历次对外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306年赵国略取林胡,楼烦、辟地千里,建立云中郡和雁门郡。次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国,又攻取了很多土地。前296年赵国终于灭掉中山国,取得重大胜利。这一切都表明,赵国作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功不可没。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自恃力大,在周举鼎,不料失手砸断自己的脚,失血过多而死。(秦武王名嬴荡,看其死法也确实够“人如其名”的) 秦武王无子。秦武王的生身母亲惠文后要立秦武王的同母弟公子壮,秦武王的庶母宣太后要立秦武王的异母弟公子市,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赵武灵王对秦国的局势密切关注,俟机插手秦政。他派楼缓入秦,密切观察秦国内乱的发展。派代相赵固监视胡人的动静,注意燕国对秦国内乱的反应。
前305年,正当赵国大举进攻中山的时候,楼缓派人来报,秦国的内乱以宣太后的胜利而结束。赵武灵王决定暂停对中山的进攻,先解决秦国的立新王问题。他让楼缓告诉宣太后,赵武灵王准备迎立宣太后的长子,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新秦王。同时,赵武灵王命令赵固入燕迎立公子稷。燕国非常希望公子稷出任新的秦王,对赵武灵王的建议很支持。秦国由于历时三年的内战,此时已疲惫不堪。在北边,赵国夺取了榆中后对秦国形成了压顶之势。在南边,楚怀王对汉中、巴蜀早已垂涎。如果宣太后不同意赵武灵王的意见,一场恶战又将开始。宣太后不得已,同意了赵武灵王的意见,立公子稷为新的秦王。
公子稷虽然被赵武灵王立为新的秦王,但宣太后为了不让秦王稷不受赵武灵王的摆布,而将秦王稷架空,亲自执政,对赵武灵王的要求也敷衍了事,这让赵武灵王很生气。此时赵国已经占有了秦国北边的榆中、云中地区,北部边境正是秦国国防上的软肋,赵武灵王打算从此进攻秦国。
公元前298年,已经升级为“太上王”的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楼缓入秦时,赵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跟在楼缓左右。进入秦地后,赵武灵王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以为攻秦时所用。楼缓进入秦都咸阳后,会见了许多秦国的大臣,赵武灵王都在侧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赵武灵王提出,走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昭王和宣太后。他想亲自了解这对母子的为人,以利于以后对秦决策。 见过秦王母子后,赵武灵王告诫楼缓,母子二人皆为人中龙凤,务要小心应对。宣太后与秦昭王觉得楼缓的随从绝非等闲之辈,必是赵国的极贵之人来窥秦情。于是,速派使者宴请楼缓与这个非凡的随从晚间再到王府作客。晚间,楼缓赴约而不见非凡随从。楼缓说这个随从白日失礼,已被遣回赵国。这更加坚定了宣太后的判断,认定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速派精骑追逐。守塞之人告诉他们,赵国的使者刚刚离去。宣太后和秦昭王对赵武灵王深窥秦政大感忌惮。
3年以后,赵武灵王由于王位问题发动政变失败被囚禁饿死,随着一个秦国的危险对手悄然逝去,赵国灭秦的宏伟计划也随之化为泡影。
赵武灵王
早年的赵武灵王,参与由中原诸侯发起的“五国相王”始称赵王,后赵武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旋即去王号,并终其一生不再称王,令国人谓己曰“君”。“赵武灵王”这一称号是后人给予的。 赵武灵王雕像
前317年,三晋与齐、燕攻秦,秦国宗室名将樗里疾大败联军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斩首八万,这次惨败使年轻的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奋发图强,终成为一代明君。公元前295年,已退位的赵武灵王饿死于沙丘(今邢台市)。说来也巧,后来秦始皇也死在这,同样发生沙丘之变,儿子们喋血的惨剧。
编辑本段年少登基
五国“会葬”
赵武灵王胡服骑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魏、楚、秦、燕、齐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会葬。赵肃侯生前英雄一世,与魏、楚、秦、燕、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赵国俨然是北方的新霸主。魏惠王后期,赵肃侯听从苏秦之言,连续发动合纵攻势,打击魏国,使魏国的百年霸业再次受到严重削弱,不足以阻挡赵国的南进,为赵国向中原发展扫除了最强大的一个敌人。赵肃侯死后,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应对措施
对于十五岁的少年赵武灵王来说,父亲的葬礼实在是凶险,搞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联军灭掉。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赵武灵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 赵武灵王命令赵国全境处于戒严状态,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的赵军一级戒备,准备随时战斗。联合韩国和宋国这两个位于秦、魏、楚、齐之间的国家,使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型结构,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又重赂越王无强,使之攻楚,先把与赵国不搭界的楚国的注意力转移到它的老对手越国身上去。重赂楼烦王击燕和中山。燕国是五国中比较弱的一个,在楼烦的强力攻击下,燕易王比较紧张,十分担心赵国与楼烦夹击燕国。中山虽然不是一流的强国,但由于楔入赵国的版图内,经常受齐国的指使从背后攻击赵国的都城邯郸,对赵国的威胁比外部的强敌更大。中山在楼烦的攻击下,也无暇顾及对赵国的趁火打劫了。在去掉了燕、楚两个强敌后,魏、齐、秦集团对赵、韩、宋集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赵武灵王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魏、秦、齐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而且赵、韩、宋联盟已成,不得不打消了要占赵国便宜的念头。五国使者入赵后,见赵国精锐云集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不敢有任何的差错,在与赵武灵王厚葬赵肃侯后,便匆匆离去。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赵武灵王挫败了。年少的赵武灵王初涉君位就经受住了如此严峻的考验。 赵武灵王元年(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图赵不成后,即开始着力弥补魏、赵关系裂痕,带领太子嗣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正式即位。赵武灵王与肥义也以礼相待。赵国的重要盟国韩国的韩宣惠王与太子仓也来赵国祝贺赵武灵王登基。 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323年),赵国向中山国压迫,在靠近中山边境的鄗(今河北柏乡北)筑城。
编辑本段国际环境
中山国
中山国是赵国的心腹大患,严重威胁着赵国的领土完整。中山国原为白狄族,在春秋时被称为鲜虞(也作鲜于)。在公元前406年,魏文侯派乐羊率领魏赵联军经过赵国攻灭中山。后来赵魏交恶,中山成了远离魏国本土的飞地,魏国对中山很难形成有力的控制。魏国占领中山不到三十年,中山就摆脱了魏国的控制,得以复国。 中山国正好楔在赵国的中央地带,全境只有东北角一小块与燕国接壤,其余皆为赵国所包。中山将赵国的领土绽得四分五裂。代郡、邯郸、上党郡与旧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是赵国的四个重镇,由于中山的从中阻隔而交通极为困难。赵国是一个北为游牧文明、南为农耕文明的国家,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分裂趋势,中山国的横亘中央,使偏居南端邯郸的赵国中央政府对赵国的控制更加不力。而且中山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插在农耕文明重镇邯郸与游牧文明重镇代郡之间,使代郡偏离赵中央邯郸的离心力更强了。 中山虽然不是一流强国,史载“千乘之国”,且处于赵国的心脏地带,给赵国的国家安全和统一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邻近的齐国、燕国与中山相勾结,共同对付赵国。齐、燕把中山作为牵制赵国的最佳搭档,对中山的资助很多。由于齐、燕的阻挠,赵国一直也没有解除自己的这个心腹大患。赵国的几代国君虽然都想干一番事业,由于中山的牵制,赵国的图强大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英武有为的赵肃侯虽然一再击败齐、魏、燕等强国,但却在解决中山的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赵武灵王即位后,就秉承先君遗志,在肥义的帮助下,展开了对中山的进攻。肥义是与中山同为白狄族的肥人的后裔。
北向战略
在这一年,魏相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的合纵运动以对抗秦相张仪拉拢齐楚图魏的连横策略。赵武灵王没有接受魏国的求盟,说赵国的实力还很弱,不具备称王的资格,反而自降一格,让国民称自己为君。结果,魏国的五国相王运动没有成功,被楚国击败,被迫割地求和。 赵武灵王四年(公元前322年),赵武灵王与韩宣王在区鼠相会,研究赵、韩两国对付当时复杂的国际局面的对策。同时,赵、韩两国还就韩赵联姻的事宜敲定细节。韩赵联姻是赵肃侯生前就定下的政治婚姻。次年,赵武灵王迎娶韩女为夫人。 赵武灵王看到中原各国的争霸战争处于纠缠状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于是,赵武灵王改变了赵肃侯逐鹿中原的南向战略,把赵国的战略调整为北向进军胡地。
攻略燕国
赵武灵王十一年(公元前315年),赵国的邻国燕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先前,燕王哙受到苏代和鹿毛寿的蛊惑,把王位禅让给相邦子之,引起内乱。燕太子平联系齐宣王攻子之,齐宣王同意。于是,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聚众攻击子之,不胜。次年,子之反攻,市被战死。齐将匡章引军入燕,齐军杀死了子之和燕王哙。齐军获胜后,大肆掳掠,引起燕人的极大不满,太子平不能制止。赵武灵王见此,决心插手燕国内政,派乐池入韩迎立燕国质于韩的公子职。乐池本为中山人,曾为赵武灵王出使秦国任秦相。 赵武灵王迎立燕公子职于韩的政治行为,关系到多国利益。赵武灵王想通过迎立新的燕王,使燕王能够对赵国感恩,既而与赵国结成稳固的联盟。同时,赵武灵王想破坏燕国与韩国对赵国的夹击盟约。虽然,赵国与韩国已结盟,但韩国为了制约赵国,还是与燕国结盟,形成对赵国的夹击之势,以防备赵国对韩不利。燕公子职就是应这个盟约入韩的。赵武灵王迎立公子职后,由于人质公子职的归国,燕国与韩国的夹赵盟约自动解除,燕公子职由于是赵武灵王迎立的新燕王,于情于理都不该与韩国再次结成夹击赵国的联盟。在拆开了韩燕联盟后,便有利于赵国对韩燕这两个邻国分别进行控制了。韩国的想法几乎与赵国一样,只是角度不同。韩国认为燕公子职虽然是赵国主张立的新燕王,但作为对燕公子职有质押权的韩国对于能否让公子职归国,却有着最直接的决定权。韩国本可以应燕太子平和齐国的要求杀死公子职,但韩国没有这么做,公子职是非常感激韩国的。韩国同意赵国接公子职归国,主要是考虑韩国对公子职有不杀之恩,日后,韩国可以利用燕国制约齐国和赵国。 燕公子职就是后来的燕昭王。公子职是燕易王后的儿子,易王后是秦惠王的女儿。 赵武灵王以平叛驱齐为号召,派乐池奉公子职引军入燕,与太子平和匡章的齐军交战。燕国的百姓不堪齐军的掳掠,对太子平的引狼入室也很不满,对公子职非常拥护。 赵武灵王成功地说服中山王借燕国内乱之机,大举攻燕。中山取得了占领燕国土地数百里、城池几十座的大胜利。 太子平虽然失道寡助,但齐将匡章却是当时的名将,公子职要想战胜太子平和匡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齐宣王见赵国插手燕国内政,与齐国为敌,便派遣精锐的齐军,意图在本土之外,借燕国的军备潜能与赵国决战。赵武灵王并不把赵国的主力部队投入到与齐军的战斗中来,不愿意为燕国损害赵国的实力。这样,双方进入到了相持状态。赵武灵王对公子职和易王后假称齐军强硬,赵军很难战胜齐军,请公子职向外公秦惠王求救。秦惠王此时正忙于与义渠、韩国、齐国、楚国的战事。 在赵武灵王十四年(公元前312年),秦惠王派出大军,兵分两路攻齐救燕,齐军很快就被击败了。此后,燕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赵国和秦国的稳固盟友。赵武灵王十五年,公子职正式登上王位。
王后孟姚
赵武灵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游大陵。一天,他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赵武灵王对梦中少女十分留恋,在酒宴的时候就把这个梦向大家说了,还具体地描绘了少女的形象。吴广听说后,觉得赵武灵王说的少女太象自己的女儿孟姚了。于是就把孟姚献给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孟姚,赵人称之为吴娃。吴娃作了赵武灵王的王后,没过几年,就为赵武灵王生下了王子何,即日后的赵惠文王。
乱战
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周举鼎绝膑而死。秦武王无子。秦武王的生身母亲惠文后要立秦武王的同母弟公子壮,秦武王的庶母宣太后要立秦武王的异母弟公子巿,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赵武灵王对秦国的局势密切关注,俟机插手秦政。 这一年,当时的第一大国楚国与第二大国越国爆发了一场巨战。本来越王无强与楚威王谈好共同攻齐。结果楚威王并不出兵,敷衍越国,引起了越国的不满。齐国在越国的攻击下感觉很吃力,便向越国求和,提出共同伐楚。结果,楚威王战胜了越、齐联军,杀死了越王无强。齐国的注意力集中到这场巨战中去了。 此际,秦、楚、齐、韩、魏、越等国处于连续混战的状态。燕昭王初立,在母亲易王后的帮助下,燕国正在筑黄金台招贤,国破民弊,百废待兴。只有赵国和宋国不参与其他国家的乱战,全力谋划兼并土地。赵武灵王与宋康王结成联盟,利用宋国牵制赵国的重点防范对象齐国和魏国、韩国,以免被其搅坏攻灭中山的好局。宋国也想利用赵国牵制齐、魏,以便于兼并齐国和卫国之间的邻近土地。
编辑本段胡服骑射
目的
面对天下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的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同时,大举进攻中山国。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胡服骑射之前,赵武灵王已经在赵国的北部搞过试点。全面游牧化的赵国骑兵,取胡人机动性强的优势,弃其纪律性差的缺点,在与北方胡人的军事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胡服骑射的起因在于赵国和中山国的宿怨,赵武灵王和中山国打仗,由于在鄗城(邢台柏乡)几乎战败,所以为了雪耻而开始胡服骑射,用赵武灵王自己的话说就:“我们赵国,东有齐王国和中山王国,北有燕王国和东胡部落,西有楼烦部落和秦王国及韩王国的边界。我们的边防部队,仍使用传统武器,缺乏现代化装备,一旦敌人发动攻击,如何防御得住?从前,中山王国仗恃后台老板齐王国撑腰,侵略我们土地,捕捉我们人民,决河水灌鄗城(邢台市柏乡县北),如果没有上帝保佑,鄗城(邢台柏乡)可能失守,先祖们认为是最大的羞辱。我之所以改变服装,更新战备,只不过为了准备四境应变,报中山王国之仇。叔父大人却坚决维持固有传统,忘了鄗城(邢台)丢丑,大出我的意料。”赵成(赵武灵王叔叔)听了这番话后,不再阻止改革,悚然接受。第二天,赵成穿胡服上朝。于是,赵雍下令全国人民抛弃长袍宽袖,改着胡服;淘汰战车,改习骑马射箭。 赵国在军事上使用骑兵、采用适应骑射的胡服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那时只是战士们一种自发的行为。这不是某个人的创造,而是根据军事斗争的实际需要,很自然地采用了更容易获胜的斗争手段而已。可以说,游牧民族在与中原接触后不久,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骑兵,只是在数量、质量、战术使用上都很原始,起不了左右战争胜负的主要作用。骑兵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兵种,进而成为一个主要兵种,经过很长的时间。胡人的游牧生活和军事训练一体化,在与中原农耕文明国家的作战中,由于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性都很强,经常能够取胜。赵国与秦国、燕国这些与游牧民族国家接壤的国家,在几次败给胡人后,便采取与胡人同样的作战方式,招募胡人骑兵充当教官,或者直接充当士兵,为中原国家服务。但这种雇佣骑兵很不可靠,而且很难指挥,华夏族的将领很少有骑术精湛、懂胡语、深通胡人文化的,崇尚英雄主义的胡人不愿服从他们不敬佩的将领。赵武灵王通过把赵国将士直接培养成骑兵与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想要建立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除了为适应同周边国家的军事竞争外,胡服骑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代郡和邯郸为代表的两种文化、两种政治势力造成的南北分裂局面。 赵国是一个游牧文明重于农耕文明的国家。赵国是华夏系统中与北方戎狄各族交流最全面、最深刻的国家,公室与戎狄的通婚程度也远远高于秦国和燕国。秦国和燕国公室的通婚对象主要指向中原各王国。赵国的文化如同他们国君的血统里有大量的戎狄之血一样,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混合体,赵国的戎狄化比秦国更严重。赵武灵王即位后,重用出身于楼烦的楼缓和出身于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亲的托孤重臣肥义,赵国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赵武灵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赵国虽然也采用此前一直施用的大臣异地就任制,即有戎狄背景的大臣到农耕文明的中心邯郸,华夏族大臣则到游牧文明重镇代郡为官,以期达到加强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国君控制两派大臣的目的。但这种办法显然功效不大,代郡与邯郸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成为了赵国政变的两个牢固据点。而且,代郡的势力不断渗入到游牧文明的另一个重镇太原郡,邯郸则控制了地近中原的上党郡,赵国的南北分裂局势在扩大。赵国的两种文化、两大政治势力处于不断的争斗状态,而且越离越远,这需要赵武灵王铁腕整合,明确各自的地位,将其整合为一个依赖重于排斥的整体。 赵国的内政与其他中原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其他中原国家的内政矛盾主要体现在宗室贵族与多为地主、自耕农出身的军功贵族之间的矛盾,而赵国的内政矛盾则体现为华夏族大臣与有戎狄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间的矛盾。两派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由于华夏族的大臣蔑视、排挤戎狄族大臣而引起的。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曾发生多起争立国君的政变,其频繁程度为当时各国之最。在争立国君的两派中往往一派由有戎狄背景的大臣支持、以代郡为根据地,一派由华夏族大臣支持、以邯郸为根据地。邯郸与代郡分居赵国的南北,分别是赵国进军中原的基地和制约戎狄的据点。邯郸与代郡之间隔着中山国,邯郸要与代郡交往就得绕很大的圈子,需要经过太行山西侧的上党郡和太原郡才能进入本来处于邯郸北面的代郡,很不方便。邯郸与代郡的联系远不如与它们临近的中原和戎狄之间的交流紧密。两个重镇本来在民族和文化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交通的不便利更加大了这种差别。邯郸对代郡的控制本来就一直很不力,而代郡出于同戎狄国家军事斗争的需要又有便宜行事的巨大自治权力,邯郸与代郡实际上是赵国执行南北不同攻略的两个国都。赵国有很多贵族就是在控制了代郡后,有了向赵国中央政府挑战的实力。赵国国君喜欢用没有复杂背景、出身于戎狄的大臣,他们能力出众而易于控制,远较能力平平却野心不小的宗室成员为强。 赵国与林胡、楼烦、东胡、义渠、空同、中山等游牧民族国家接壤,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胡人文化在赵国也是根深蒂固的。由于赵国的游牧文明占上风,赵武灵王适应客观情况,大力提倡胡化是符合实际的。
说服
为了提高国民对在全国实行胡服骑射政策的信心,赵武灵王用他有限的骑兵在对中山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在声势上为胡服骑射的好处做了现实、有力的宣传。 赵武灵王率领他的人数不多但却十分精锐的骑兵向北进攻中山国,在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大败中山国主力部队,从南至北横穿中山国,到达赵国的代郡,如入无人之境,大大地鼓舞了赵国国民的信心。赵武灵王又到达赵国与楼烦边境的重镇无穷之门(今河北张北南),继而穿过楼烦和林胡的势力范围,向西折向黄河。赵武灵王渡过黄河,登上了黄河西侧、林胡人长期活动的黄华地带。此行中,赵武灵王与游牧民族骑兵发生多次战斗,无一败绩。 在先声夺人后,赵武灵王开始找两边的代表人物征求意见。有戎狄背景的肥义、楼缓、仇液等人当然同意,而且从赵国的国情、地形、人文等现实情况出发,有力地论述了施行胡服骑射对国家结束分裂、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促成国家深刻统一的好处。以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和赵文、赵造、赵俊等人为代表的赵国宗室贵族不愿丢掉手中的权力,以胡服骑射必将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各项国家政策随之改变、变动太大容易造成国内局势的不稳定为由,阻止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耐心地说服了宗室贵族集团的首领公子成,向他表明了自己改革的决心和对以胡服骑射为标志的全面改革的整体构想。公子成被说服了。由于公子成对胡服骑射的接受,赵国的宗室贵族也就都跟着同意了。
影响
于是,赵武灵王正式颁布法令,赵国全境实行胡服骑射,以能任官,明确了游牧文化的主导地位,结果大批出身低贱和有戎狄背景的人得到重用。赵武灵王主动打破华夏贵、戎狄卑传统观念的勇气在中原各国中是十分罕见的。 赵武灵王把自己训练的精锐骑兵作为军官教导团,开始培训骑兵军官。原来的步兵和步兵将领要想转为骑兵,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同时,赵武灵王还招募大量的胡人,充实到骑兵队伍中。由于赵武灵王控制了骑兵的军官,这支新组建的骑兵军不同于以往的骑兵雇佣军,被赵武灵王牢牢地控制着指挥权。赵武灵王借组建骑兵、选拔骑兵的机会,对赵国的步兵系统也进行了一次从上到下的大整顿,亲自选拔步兵将领。赵武灵王选拔军事将领严格遵循能力原则。这样,国民中许多有能力的人都得到了任用,而大批的赵国宗室贵族遭到了裁撤。赵武灵王通过对军队系统的调整、改建,更稳固地控制了赵国的军权。骑兵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兵种,对将领和战士的选拔与训练都很严格。培养和装备一个骑兵的费用相当于十个步兵,而国家给骑兵的待遇则是贵族的水平。骑兵是当时的特种兵和军官团,是赵国的军事特权阶层。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事将领主要是从骑兵中产生,至少要有在骑兵部队服役过的经历。由于骑兵的特高待遇和非常好的军官前途,赵国的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家里能够出一个骑兵,最好是一个骑兵将领。于是,赵人养马蔚然成风。骑兵的装备比步兵要复杂得多。一个骑兵必须要有两匹马,用特制的骑兵弓,配备不同用途的箭,要有长刀和短刀,夜里御寒的皮蓬和可供长途奔袭的口粮和水。骑兵的服务人员也很多,有负责养马的,负责收集牧草的,给马看病的,直接为骑兵服务的奴婢。骑兵的武器装备不同于步兵,主要由胡人工匠负责生产。骑兵用具中有大量的皮革制品,对牛羊的需求很大。与游牧生活相关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骑兵本身就是一种胡人文化,赵武灵王在全国推广胡服骑射后,本来在赵国就占有主要地位的胡人文化由于正式得到了国家的肯定、扶持,胡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胡人歌舞、胡人医药、胡人服饰、胡人语言在赵国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 赵国士兵的形象与中原各国的士兵形象差别较大,与楼烦、林胡这些胡人倒很相似。赵武灵王本人也能操胡语,惯住帐篷,喜欢水草生活。骑兵的流动性很强,兵籍管理和给养保障比步兵要复杂得多,必须要新建立一个政府服务部门专门为之服务。赵国国内的马匹也都建立了马籍,以便于国家对全国骑战潜能的掌握和调用。赵武灵王命人对全国的户籍和牛、马等大型牲口进行了普查,建立了可靠的管理体系。大力推广军功贵族制度的赵武灵王借助这次普查与统计,将宗室贵族和地主隐瞒的人口都查了出来,扩大了国家掌握的税源和劳动力资源,赵国原有的宗室贵族荫亲体系遭到沉重打击,赵武灵王推广的军功制度成为赵国军民求富贵的主要途径。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对赵国的经济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之更趋近于游牧经济。对游牧经济、骑兵生活熟悉的大量胡人精英通过选拔,进入到赵国的军政领导层,改变了赵国的权力结构。胡人文化的升扬,稳固了其在赵国的主导地位。胡人吃苦耐劳、重义尚武的精神在赵武灵王的宣扬下对赵国国民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胡服骑射真正触动的是赵国宗室贵族这些少数派的利益。
编辑本段开疆拓土
力压秦国
赵武灵王见秦皇 有这事吗? 发生过什么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志在灭秦!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不过是一个二等国家。孔子甚至都没有去秦国传道的打算,可见当时中原视秦国如夷狄,无足轻重。但是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富国强兵,实行农战,国力迅速增强。经过多年征伐,到战国末年,秦国已经成为七国中最强大,最具侵略性的国家。尤其是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大战略方针以后,秦国的对外战争显得更加有针对性,对六国来说,也更加危险。 此时,赵国的崛起,成为秦国扩张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赵武灵王在位时,更是启动了雄心勃勃的灭秦计划,对秦国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代君主,也是赵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此人雄才大略,他意识到六国诸侯争霸形势极为复杂,短期内难分胜负,所以一改前代君王逐鹿中原的战略,决定向北发展,攻略胡地,既扩张赵国的势力范围,又可以绕过函谷关,从北面直接威胁秦国腹地。基于这种战略目标,赵武灵王遂于公元前307年开始“胡服骑射”,大刀阔斧地进行军事改革。
赵国在军事上使用骑兵、采用适应骑射的胡服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那时只是士兵们一种自发的行为。这不是某个人的创造,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很自然地采用了更容易获胜的战争手段而已。可以说,游牧民族在与中原接触后不久,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骑兵,只是在数量、质量、战术使用上都很原始,起不了左右战争胜负的主要作用。骑兵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兵种,进而成为一个主要兵种,经过很长的时间。赵武灵王采取胡人模式,编成了一支强大的国家骑兵部队,使其成为赵国军事组织中的一个强大的新兵种。这在中原军队中尚属首创。这支劲旅再找过的历次对外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306年赵国略取林胡,楼烦、辟地千里,建立云中郡和雁门郡。次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国,又攻取了很多土地。前296年赵国终于灭掉中山国,取得重大胜利。这一切都表明,赵国作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功不可没。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自恃力大,在周举鼎,不料失手砸断自己的脚,失血过多而死。(秦武王名嬴荡,看其死法也确实够“人如其名”的) 秦武王无子。秦武王的生身母亲惠文后要立秦武王的同母弟公子壮,秦武王的庶母宣太后要立秦武王的异母弟公子市,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赵武灵王对秦国的局势密切关注,俟机插手秦政。他派楼缓入秦,密切观察秦国内乱的发展。派代相赵固监视胡人的动静,注意燕国对秦国内乱的反应。
前305年,正当赵国大举进攻中山的时候,楼缓派人来报,秦国的内乱以宣太后的胜利而结束。赵武灵王决定暂停对中山的进攻,先解决秦国的立新王问题。他让楼缓告诉宣太后,赵武灵王准备迎立宣太后的长子,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新秦王。同时,赵武灵王命令赵固入燕迎立公子稷。燕国非常希望公子稷出任新的秦王,对赵武灵王的建议很支持。秦国由于历时三年的内战,此时已疲惫不堪。在北边,赵国夺取了榆中后对秦国形成了压顶之势。在南边,楚怀王对汉中、巴蜀早已垂涎。如果宣太后不同意赵武灵王的意见,一场恶战又将开始。宣太后不得已,同意了赵武灵王的意见,立公子稷为新的秦王。
公子稷虽然被赵武灵王立为新的秦王,但宣太后为了不让秦王稷不受赵武灵王的摆布,而将秦王稷架空,亲自执政,对赵武灵王的要求也敷衍了事,这让赵武灵王很生气。此时赵国已经占有了秦国北边的榆中、云中地区,北部边境正是秦国国防上的软肋,赵武灵王打算从此进攻秦国。
公元前298年,已经升级为“太上王”的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楼缓入秦时,赵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跟在楼缓左右。进入秦地后,赵武灵王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以为攻秦时所用。楼缓进入秦都咸阳后,会见了许多秦国的大臣,赵武灵王都在侧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赵武灵王提出,走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昭王和宣太后。他想亲自了解这对母子的为人,以利于以后对秦决策。 见过秦王母子后,赵武灵王告诫楼缓,母子二人皆为人中龙凤,务要小心应对。宣太后与秦昭王觉得楼缓的随从绝非等闲之辈,必是赵国的极贵之人来窥秦情。于是,速派使者宴请楼缓与这个非凡的随从晚间再到王府作客。晚间,楼缓赴约而不见非凡随从。楼缓说这个随从白日失礼,已被遣回赵国。这更加坚定了宣太后的判断,认定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速派精骑追逐。守塞之人告诉他们,赵国的使者刚刚离去。宣太后和秦昭王对赵武灵王深窥秦政大感忌惮。
3年以后,赵武灵王由于王位问题发动政变失败被囚禁饿死,随着一个秦国的危险对手悄然逝去,赵国灭秦的宏伟计划也随之化为泡影。但是,赵国在此后的惠文王时期仍然人才辈出,将星璀璨,国力强盛。秦赵对抗的胜败仍然是个未知数。
盟。在拆开了韩燕联盟后,便有利于赵国对韩燕这两个邻国分别进行控制了。韩国的想法几乎与赵国一样,只是角度不同。韩国认为燕公子职虽然是赵国主张立的新燕王,但作为对燕公子职有质押权的韩国对于能否让公子职归国,却有着最直接的决定权。韩国本可以应燕太子平和齐国的要求杀死公子职,